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学习

深化整治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

来源:右江区纪检监察网 作者:黄美玉 发布时间:2020-09-28 10:54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查处了一大批典型案件,为遏制扶贫领域腐败、保障扶贫脱贫工作有序健康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目前基层扶贫领域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土壤仍然存在,必须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以铁的纪律和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深化思想教育

一是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纪委十九届全会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使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严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做好脱贫攻坚路上的清白人。

二是强化党纪法规教育,组织扶贫工作部门党员干部、乡镇、村社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宪法法律法规,实现党纪法规教育全覆盖。

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一是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学习传达《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通报》,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教育党员干部要知敬畏、明底线、不越轨。二是紧密结合当前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找准岗位腐败风险,就实际存在的问题来教育。三是组织村社干部参加旁听庭审、参观教育基地、观看警示片,用“身边人身边事”敲响警示钟,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二、紧盯重点领域、易发多发部位、关键岗位

通过对典型案例通报的剖析,归纳扶贫领域中哪些是重点领域、多发领域、重点环节、关键岗位,找出腐败和作风问题形成的规律。对“重点”、“关键”要紧盯、严查。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加大核查力度,顺着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流向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查,特别要盯住薄弱环节,盯住问题多发部位,通过督查督办、提级办理、直查快办等方式,持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力度,以保障扶贫资金的安全使用和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三、完善各项制度

1.建立扶贫领域廉政风险点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通过对典型案例剖析,归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行为类型、原因,联合专业部门,预判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列出岗位风险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以及防控措施,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对资金、项目工程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要注重日常监督,做到锲而不舍、盯住不放、跟踪到底。

2.改进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

推出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微信扫码举报”,将扫码举报与信访举报平台无缝对接,建立起县(区)、乡镇、村屯三级举报中心和电话、邮箱、网站、微信“四位一体”举报平台,通过网络媒体发布和入户张贴公告,扩大群众知晓率,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

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还要敢于带头进行监督,形成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监督机制。要互相监督扶贫工作纪律,确保不出现扶贫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敢监督就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就是对其他同志错误的放纵、姑息。

把群众监督、职能监督、巡察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摸清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

四、严查和严惩,形成震慑

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侵占挪用、挥霍浪费、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的问题。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清理、大排查,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实行分级交办、挂牌督办、领导包案、限期办结、抽查复核等措施,先查先办、快查快办、严查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定期召开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现场通报会,公开通报曝光典型问题,责令相关人员检讨发言,形成警示震慑。

五、强化扶贫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群众不知道、不理解扶贫政策,给基层干部吃拿卡要创造了机会。因此,要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一是帮扶干部入户宣传政策,让贫困户成为政策明白人,一旦有干部向贫困户要好处费,贫困户可以拒绝并举报。二是在各行政村开设扶贫政策宣传专栏。三是利用媒体宣传。在本地电视台开辟扶贫政策专栏,宣传扶贫政策,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对政策进行解读,在专栏留下咨询和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咨询、监督和举报。